一則湖北某高職院校向畢業生授予“工士學位”的報道日前引起關註。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,這項試點是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自己的行為,而且其向畢業生頒發的“工士”是榮譽稱號,而非學位,不代表我國學位序列中已經有了“工士”這一學位。
  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》,我國實施三級學位制度,分別為學士、碩士、博士。而根據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的說法,學位的設立、授予和管理都是國家層面的行為,任何單位不能獨立進行。那麼,對於高職學生來說,拿個空有其名的“工士學位”,國家不承認,社會認可程度自然也會不高,“一紙空文”對高職學生就業有多大幫助?
  長期以來,社會普遍將職業教育視為高等教育的非正規軍,職業院校在招生中居於末端,其生源幾乎是在中高考後篩選剩下的;很多職校生選擇職業院校也並非他們心甘情願,因此進入職業院校後普遍有得過且過混文憑的想法。在從學生到家長再到社會普遍崇拜學歷、輕視技能的今天,自娛自樂的“工士學位”顯然缺少含金量。但話又說回來,這畢竟是向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,提高職教學生的學歷層次方面邁出了探索性的一步,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。況且在發達國家,職業教育走向職業性與學術性並重,早已是趨勢。
  探索是有價值的,但這種探索不應該僅停留在學校層面,更該在國家層面加以承認和完善。一方面,政府要努力為職業院校的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,扭轉導致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評價體系。在大學招生錄取時,可以把學校分為一本、二本、三本、高職高專,將副學士學位納入國家授予文憑體系。高職學生畢業時,由國家教育部門先對相關學校進行資質審查,再賦予其學位授予權。
  另一方面,就是要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,建立職業教育發展的“立交橋”。可借鑒國外做法,讓高職學生有機會升入本科學校繼續深造,或者把辦學自主權完全交給學校,由學校自主授予學位,再由專業機構認證。拿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授予學生“工士”學位來說,對於這一學位,完全可以通過由國家和社會認可的認證機構來認證增加其含金量。學校自主招生、自主設置課程、自主授予學位,政府只負責投入保障和依法監管學校合法辦學,把辦學質量的評價交給受教育者和社會。這樣,學生想自主提升的路通了,想繼續在職業院校學手藝的路也光明瞭,高職院校的學位自然就有了含金量。
  如此看來,讓高職畢業生真正擁有光明的就業前景和發展前景,有優越的福利待遇,顯然僅靠學校一方設立一個“工士學位”遠不能實現,必須多管齊下,由國家出面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,大膽進行職業教育改革,社會也要扭轉對職業教育的偏見,真正消除“學歷高消費”,讓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成為國家實業興盛的人力資源根基。那時,職業教育的春天也就真正到來了。  (原標題:時評:發展職教僅靠"工士"學位遠遠不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j13djbr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